当前位置: 缘中蟹首页 > 蟹文化 > 媒体关注

上海黄浦江岸边小蟹成群 野趣十足

时间:2017-06-28 文章来源:缘中蟹
近一个多星期,梅雨连连,生活总是充满变数,天气如此,6月份上海黄浦江的小螃蟹爬上岸来显摆了。正常情况大闸蟹一般是金秋时节,六月黄也是初登餐面。



最近一个多星期,梅雨连连,生活总是充满变数,天气如此,6月份上海黄浦江的小螃蟹爬上岸来显摆了。正常情况大闸蟹一般是金秋时节,六月黄也是初登餐面,而阳澄湖大闸蟹得到中秋佳节,是什么让小闸蟹跑出来了?接下来我们来一探究竟。


黄梅天闷得慌,小编觉得自己快发霉了。河里的螃蟹似乎也憋坏了,纷纷上岸来透气。于是,今天,就有上海市民在黄浦江的堤岸变拍到了这样的画面。


成群结队的小螃蟹,密密麻麻地一长溜,目测不下上百只,据目击者说,小一点的螃蟹像一只只小蜘蛛,个头大一点的目测有一二两了。


上海阳澄湖大闸蟹专卖店


小编只在崇明西沙见过横冲直撞的小毛蟹,黄浦江边也有螃蟹?!


早上9点,小编赶到现场,成千上百的螃蟹是木有滴,不过指甲大小的小“螃蜞”倒是三三两两在江堤上闲庭信步。这时候,两个爷叔从江堤外爬进来,一只大号塑料桶里装半桶螃蟹。


两位爷叔中间,有一人似乎很在行,自称常在河边捞蟹,江堤外头的淤泥里有个洞,里头都是螃蟹。不过这么大规模的蟹群,上次看到还是在上世纪70年代。


而在徐汇滨江段的亲水平台上,小眼哥也遇到有正在捞蟹的市民。瞧瞧这桶里的,大的怕是有两三两重了吧!


那么,是什么原因让这些螃蟹如此大规模集体行动呢?小编把视频传给水产专家鉴定后得出的结论是,这就是中华绒螯蟹,也就是咱们俗称的大闸蟹。


上海渔业部门每年都会在黄浦江上游投放中华绒螯蟹的幼苗,如果水质和生存条件适宜,这些小蟹苗就会慢慢长大。


螃蟹们能顺江而下,到达黄浦江的世博段,说明黄浦江下游的水质状况不错。既然江岸上除了大螃蟹,还能看到指甲大小的小蟹苗,说明它们已经是这里繁殖的蟹二代了。


如果能看到它们一会儿钻洞,一会儿又跟着潮水下河游泳,不必大惊小怪,因为这正是大闸蟹的日常生活。


中华绒螯蟹并不是保护动物,捕捞野生螃蟹不犯法。


不过江堤围栏上有“禁止翻越”的警示牌,1.7米高的防汛墙外侧很是湿滑,四周更没有台阶,爬上爬下很容易产生危险;同时,这一区域的螃蟹种群刚刚建立,还十分脆弱,如果肆意捕捞,很容易遭到破坏,奉劝嘴馋的市民不要翻越防汛墙去抓螃蟹。

其实上海人都知道“秋风起蟹脚硬”,就算是吃“六月黄”,也要到七月底八月初。为了我们母亲河水质不断提升,为了以后我们能在更多的江岸上看到螃蟹们成群结队晒太阳,麻烦您“手下留情”!


上海阳澄湖大闸蟹专卖店


根据判断,专家认为这就是中华绒螯蟹,也就是俗称的大闸蟹。上海的渔业部门曾经在黄浦江上游投放过中华绒螯蟹的幼苗,有可能长大后的绒螯蟹就顺着江河 游到了这里。令专家欣喜的是,中华绒螯蟹通常较多地在黄浦江上游活动,如今出现在中下游地区,说明这里的水环境适合蟹的生长。


缘中蟹在这提醒大伙儿,这个阶段的中华绒螯蟹尚处于生长期,市民不应去抓捕,共同为绒螯蟹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,等到八九十月份可以到尝尝上海阳澄湖大闸蟹专卖店里的大闸蟹,个头大,肉质松软,口感美




热销产品

联系我们

订购热线:400-606-5177



x

在线咨询

输入电话
免费回呼